新闻动态

政府大力推进“电子政务云”
发布时间: 2014-06-06 09:20:09   |   阅读数: 1164

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是“十二五”时期的重要任务。当前,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等新技术、新应用不断涌现,深刻改变了电子政务发展环境与条件。为此,我们约请专家就新技术在电子政务创新中的应用、提升政务与技术融合进行深入分析。

云计算深刻改变了电子政务建设运营的技术环境。云计算技术以其虚拟化、可扩展、可靠性等优势,在推动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共用,提高资源利用率,减少重复建设等方面,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电子政务云平台的出现,将有助于电子政务从粗放式、离散化的建设模式向集约化、整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,使政府管理服务从各自为政、相互封闭的运作方式,向跨部门、跨区域的协同互动和资源共享转变。

在我国,近几年各地方政府掀起了云计算建设高潮,纷纷出台本地方的云计算规划。这种态势,曾经被人称为“云里雾里”。让云计算蒙上神秘面纱的同时,也产生了众说纷纭的尴尬。有人认为云计算的发展实际就是“圈地”运动,有人认为云计算的发展无非就是给国外大型通信设备商做嫁衣……或许是因为技术进步太快,导致制度、服务完善的步伐还不能紧跟前行,地方云计算发展一度呈现遍地开花却亮点较少的状态。

值得欣喜的是,去年以来,我国电子政务云全面进入实践应用期,各地政府纷纷规划电子政务云计算服务体系,构建电子政务云平台。目前,我国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。2012年,工信部印发了《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》,部署地方开展试点工作,探索电子政务集中管理模式。各试点地方充分发挥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信息化发展的作用,进一步加强资金、规划和标准的集中统一管理,大力推动集中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和应用,有效支撑各级政务部门业务开展,取得明显成效。

一是提高了基础资源利用率,减少了重复建设和浪费。例如,陕西省通过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和运行,减少了省级部门机房和数据中心30多个,节省信息化基础设施投资约55%,节省运行维护服务费约50%。深圳市通过电子政务公共资源的集中建设和管理,每年节省资金约2亿元。

二是推动了跨地区、跨部门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地方依托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,实现人口、法人、地理空间等基础信息资源跨地区、跨部门、跨层级共享,提高了政府部门间协同工作能力。

三是实现了业务和技术承载相分离。2012年6月,陕西省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成后,各级政务部门甩掉了信息化资金短缺、技术力量不强和人才匮乏等包袱,依托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部署业务应用,建设周期平均缩短70%以上,建设资金平均降低50%以上,应用推广时间平均缩短70%以上。

四是促进了网络、技术、应用、产业和安全良性互动。山东省德州市使用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产品建设电子政务公共平台,从平台使用的服务器、交换机、存储、安全设备等硬件设备到数据库、中间件、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,全部采用国产自主品牌。与使用国外同类产品相比,节约投资1.6倍以上。更重要的是拉动了自主品牌信息产业发展,从根本上保障了信息安全。

信息来源: 中国电子政务网

免费开通产品体验功能,在线试用30天!